.广西锰矿区废弃地优势植物重金属含量及富集特征[J].农业环境科学学报,2008,0(5):. |
广西锰矿区废弃地优势植物重金属含量及富集特征 |
|
|
DOI: |
中文关键词: 锰矿废弃地 优势植物 矿区土壤 重金属 生物富集系数 生物转移系数 广西 |
英文关键词: |
基金项目: |
|
|
摘要点击次数: 2474 |
全文下载次数: 2845 |
中文摘要: |
调查了广西全州、板苏、下雷3个锰矿区废弃地植物,并对20种主要优势植物及其土壤重金属含量进行了对比分析。结果表明,3锰矿区土壤中Mn、Cd是主要的污染因子。矿区植物体内的Mn含量较高;商陆、油茶表现出很强的Mn累积特征,是Mn污染土壤植物修复的理想物种;芦竹是矿渣堆、尾矿坝等严重污染区良好的恢复植物;五节芒、飞蓬对重金属有很强的耐性,在贫瘠、干旱环境下生长良好,可作为废弃地早期恢复的先锋种。优势植物对土壤重金属元素的富集能力普遍较低,部分植物对特定金属元素的转移能力较强。板苏矿区种植的玉米、木薯食用部分重金属含量不符合食品安全限量标准,因此不宜在废弃地恢复早期采用农业利用恢复模式。 |
英文摘要: |
|
HTML
查看全文
查看/发表评论 下载PDF阅读器 |